安泰·问政:在中国经济寻求新增长动力的关键节点,深圳与上海的发展路径能带
“今年是深圳特区成立45周年,它从渔村发展为‘中国工业第一城’,靠的正是‘创新是唯一出路’这一逻辑的彻底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宪16日在“安泰·问政”第58期论坛上指出,深圳通过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垂直创新”生态,在制造业基础能力、新兴产业和民营经济等方面均位居全国前列。他将深圳与上海的发展路径归纳为“创新驱动”与“开放驱动”的互补,认为二者共同构成了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城记”。
当天,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承办的“安泰·问政”第58期论坛在上海交大举办。本次论坛以“下一轮繁荣:深圳和上海能够告诉大城市什么?”为主题,同期发布新书《创新无限:深圳奇迹启示录》。与会专家围绕双城模式的差异、动力与未来可能性,展开了一场关于中国城市发展方向的探讨。
论坛上,上海市宏观经济学会会长王思政提出,中国正从“大基建时代”迈入“大更新时代”,城市建设的重点应从规模扩张转向“存量提质”。他强调,未来上海的核心战略在于“投资于人”,并提出了涵盖张江科学城、临港智造城等在内的“上海方案”。
“我们不能只重视科创,而忽略文创。上海除了建设五个中心,还有一个不叫中心的中心,即建设国际的文化大都市。科创的背后是文创。科创解决效率问题,文创决定发展方向和人文魅力。”王思政说,上海在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同时,也应加快内容产业创新与相关体制改革,实现“科创文创双轮驱动”。
上海和深圳,谁更接近“中国的纽约”?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看来,随着中国经济总量未来超越美国,中国必将出现自己的“纽约”和“硅谷”。他在题为“上海和深圳,谁离纽约更近?”的演讲中分析,上海具备成为亚太枢纽的地理优势,而深圳则展现出更具“理工科气质”的创新活力。
但他也指出,与纽约相比,上海在医疗、教育、语言环境等国际化配套方面仍有差距。陆铭强调,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不能仅靠理工科思维,还必须发展高水平的金融、法律、咨询等服务业,“没有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制造业很难走向高端”。
在随后的圆桌讨论中,都市圈协同发展成为焦点议题。王思政指出,上海部分郊区开放度不足,而周边地区在民营经济主导下发展意愿更强;陆铭则认为,行政区划与认知差异是长三角一体化的主要障碍,亟需改革地方政府考核机制;陈宪则重申,深圳真正的优势在于由民营经济和创新精神共同塑造的“头部企业集群”。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 安泰·问政:在中国经济寻求新增长动力的关键节点,深圳与上海的
- 商务部:9月商品零售额增长3.3%,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保持
- 全链路品牌孵化!中国名博会助力企业从 “产品” 升级为“名特
- 青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
- 北方地区进入供暖季,现存取暖相关企业超3.2万家
- 冰箱贴已经比冰箱贵了上热搜,现存文创相关企业超19.2万家
- 恒瑞医药的泽美妥司他片成功获批,为复发或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
- 国家统计局:前9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2%
- 下线一辆定制化车仅需53秒,现存汽车产销相关企业超153.3
- 独立财务顾问对广百股份1.84亿股限售股上市流通无异议
- “中远费力克斯托”轮入境带来南太平洋国家进博会展品上海边检部
- 黄牛加价几十元,有人排队5小时!35元面包被年轻人疯抢
- 商务部:今年前9月全国吸收外资5737.5亿元人民币
- 2025第三届航运巾帼论坛在沪举行共话航运业“乘风破浪822
- 中小券商突围战:首创证券冲刺第14家“A+H”券商
- 前三季度“长三角”外贸总额何以创新高?
- 万朗磁塑拟投资1.02亿元向美的智享实施增资
- 正式发布!“法大大iTerms物业AI法律顾问”亮相物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