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人工智能+”开放融合的算力架构绘“人工智能+”新篇章
9月5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启幕,600余家国内外企业集中展示3000余项前沿创新产品、前沿技术、应用场景,全方位呈现人工智能赋能生产生活发展的新图景。
我国近日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关于“人工智能+”,提出加快实施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全球合作等6大重点行动,为行业发展划定清晰路径,也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下,行业需要如“立交桥”一样的AI算力技术架构和兼容各类应用的软件生态体系,让不同主体、不同技术、不同资源高效联通。在重庆智博会,中科曙光推出了AI超集群系统,并协同2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布了国内首个AI计算开放架构,推进产业链开放跨层协作,共创智算产业“安卓模式”。新华三、浪潮等企业也积极探索以开放生态路线发展超节点,实现跨厂商协同。这些开放系统通过适配多品牌GPU、兼容主流软件,以跨层协同优化打破产业“技术墙”、“生态墙”,为人工智能赋能多产业、多场景提供了坚实、普惠的算力底座。
融合则是释放“人工智能+”价值的必由之路。“人工智能+”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生产要素的深度重构、产业生态的系统升级。在制造业领域,首钢股份冷轧公司成功落地67个数字化应用场景,其中AI场景占比高达61%,实现了“数据+AI”双轮驱动的企业运营新模式。在农业领域,中国中化发布农业种植大模型iMAP,实现“耕-种-管-收”全流程智能决策,试点100万亩农田,农事决策时间缩短75%。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指出,智能计算时代需实现“人-机-物”三元融合,这一融合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要延伸到产业协同中。中科曙光高级副总裁李斌认为,AI计算开放架构旨在共建开放、普惠的中国智能计算产业生态,将为“人工智能+”的产业融合提供高效、可靠的算力支撑。
在“人工智能+”六大重点领域,从工业全要素智能化到农业数智化转型,从民生服务升级到全球治理协同,涉及场景之广、技术体系之复杂,远非少数企业能独立应对。行业必须形成合力,以人工智能算力为基石,坚持自主可控与开放融合并重,并充分发挥头部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算力资源互通、技术生态共享,方能为“人工智能+”全面深化筑牢产业基础。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 打造“人工智能+”开放融合的算力架构绘“人工智能+”新篇章
- 魏牌高山7公布配置信息9月10日开启预售
- 1-7月全球动力电池TOP10:中企二线梯队高增!又一韩企即
- 深蓝汽车,要“抓”营销了?
- 现代汽车:以诚意铸就品质,新一代帕里斯帝带来更高品质出行选择
- 新能源汽车测试新品发布——低压电机模拟器
- Sonatus宣布推出SonatusAIDirector助力
- 传锦恒汽车安全系统锦州工厂失火
- 致敬历史、礼赞盛世!东风猛士硬核守护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 Seeds|松延动力再获数千万元追加投资
- 9.59万元起售一汽-大众捷达VS8正式上市
- “猛士壮国威”115辆东风军车参加九三阅兵
- 江淮1卡骏铃A3:升级外观与强劲动力,赋能城配运输
- 吉利银河8月销量110666辆,同比大增173%!多款新车助
- 汽车观察:韧性捷豹路虎“第二次呼吸”
- 全新深蓝S07亮相成都车展重塑科技智能中型SUV新标杆
- 国内首个专注MPV的品牌诞生锐胜汽车品牌正式独立
- 涉及锂电池产品采购等!两大上市公司签署10年战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