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供热、算力等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
10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发布《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旨在加强和规范节能降碳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根据《管理办法》,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的项目立足于推进“软建设”落地见效,建立健全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长效机制。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教育与科学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区块链与数据要素专委会主任陈晓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软建设”的核心在于通过优化制度供给、完善项目管理流程、强化绩效监控等机制性安排,确保资金投入能够切实转化为持续的减排效益,避免“重建轻管”,从而形成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内生动力。《管理办法》强调“软建设”落地见效,体现了从单纯注重项目硬件投入向长效机制构建的深刻转变。总的来看,此次发布的《管理办法》旨在提升政策执行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为绿色低碳投资积累可复制、可持续的管理经验。
《管理办法》明确,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根据各类项目性质和特点、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区节能降碳目标完成情况等,统筹支持各地节能降碳项目建设,适度向碳达峰碳中和、节约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突出的地区以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等倾斜。
从支持范围来看,《管理办法》支持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煤炭消费清洁替代、循环经济助力降碳、低碳零碳负碳示范、碳达峰碳中和基础能力建设等项目。
“《管理办法》明确的这几个方向,是基于我国碳排放结构的现实与战略考量。如电力、钢铁等重点行业是碳排放主体,其节能降碳对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循环经济通过资源高效利用从源头减少排放,煤炭清洁替代直接关乎能源结构优化,而低碳零碳负碳示范项目则着眼于前沿技术突破和未来竞争力培育。”在陈晓华看来,这几个方向共同构成了当前减排攻坚与长期深度脱碳的战略布局。
在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项目中,《管理办法》除了支持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机械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外,还特别提到“支持以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为载体整体部署并规模化实施的节能降碳改造。支持供热、算力等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
陈晓华认为,支持算力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十分必要且具有前瞻性。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据中心能耗持续增长,其能效提升至关重要。该领域的降碳改造将直接推动液冷、AI智能调度等绿色技术应用,并促进绿电消纳,从而夯实数字产业的绿色底座,提升我国数字经济在国际市场的环境合规性与核心竞争力。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 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供热、算力等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
- 前8月软件业务收入稳增,今年以来新增相关企业超129.6万家
- “金九银十”车市冲刺正酣,现存汽车产销相关企业超153.3万
- 加量操作呵护流动性央行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
- 多地抢收护秋粮归仓,现存粮食相关企业超22.6万家
- 广西发布12个人工智能服务平台提供算力、模型与数据三大“智”
- 由攻转守!年末基金优选顺周期品种
- 新增项目来了!残特奥会越野滑轮项目测试赛精彩举行
- 遇见最美嘉峪关10月15日起,嘉峪关正式供暖!
- 哈森股份为子公司提供652万元连带责任担保
- 工业旅游重塑城市文旅新图景
- 烟台港中非件杂货航线成带货非洲“爆款热线”
- 分析|9月核心CPI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PPI同比降幅比上
- 揭秘涨停丨溢价近50%,超4亿元资金追捧这只医药股
- 海光信息、中科曙光前三季度业绩双双增长,吸收合并积极推进
- 最新指数显示:“银发经济”崛起,上海银发族成最乐观群体
- 信立泰创新药SAL0137片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
- 央行最新数据: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