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广西全面实施“3+1+2”新高考模式的第二年新高考为学子提供更多个
今年是广西全面实施“3+1+2”新高考模式的第二年 新高考为学子提供更多个性化学科选择
近两天来,全区各地高考,考生怀揣着梦想奔赴考场。今年是广西全面实施“3+1+2”新高考模式的第二年,考核形式变化逐步显现。专家表示,这场改革正推动教育回归“以学生为本”的本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个性化的学科选择中找到发展路径。
据介绍,在选科组合的多元化方面,以往学生常因某一学科薄弱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优势方向,而“3+1+2”模式打破了传统文理分科的壁垒,让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特长构建个性化课程体系,让个体差异得到尊重。
南宁市第四十三中学2024届毕业生陈嘉毅便是新高考的受益者之一。由于生物学科较弱,他选择了“物化地”的组合,这种选择不仅避开了短板,更通过“物化”的优势组合,使他最终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广西财经学院大一学生梁雅晴向记者回忆:“去年开始的新高考让师生们感到很振奋,因为给了我们更多机会。”她说,不少同学通过规避弱势科目,在赋分制下有效提高了成绩。
都安高中在应对新高考时则采取了谨慎而灵活的策略。 学校党委书记韦喜凤介绍,他们优先保留了“物化生”“历政地”等传统组合班级,同时设置了“物化政”“物化地”等新型组合班级。考虑到学生兴趣爱好和专业方向的不同,学校会通过心理测试、专业选择指导课、生涯规划游园会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索兴趣,帮助他们进行学科选择。韦喜凤表示,该校2024年高考生中涌现出一批亮眼案例。其中,一名女生通过这一组合避开短板,最终被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录取。
以广西医科大学为例,今年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需满足“物理+化学”科目的考生才可填报,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运动康复等专业则只需满足“物理”科目即可填报。该校招生就业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学校根据学制、选科要求、体检要求、办学校区等设置专业分组,今年还将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单设成组,提高了考生的志愿满足度,降低了专业调剂风险,极大程度保障了考生的报考需求。新机制促使高校优化专业结构,这种“精准选人”的方式,实现了学生志愿填报与专业培养的精准匹配。
采访中,不少专家均表示,让学生选对科,帮学生走对路,新高考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教育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轨迹,这或许正是改革带给未来的启示。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 今年是广西全面实施“3+1+2”新高考模式的第二年新高考为学
- 2025年6月19日“大众30”成份股报告
- 中国移动董事长:未来硅基生命将形成新的“人口红利”
- 凯美瑞德受邀参加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苏州工业园区数字金融
- 华中数控控股股东新增质押390万股
- 赛事经济激活消费新活力,我国现存赛事经济相关企业超72万家
- 全国首个宠物本科专业来了,宠物消费市场人才缺口短缺显著
- 可生食鸡蛋连客服都不建议生吃,全国现存鸡蛋相关企业超5.4万
- 海南省最大绿色矿山项目投产
- T3出行拓展司机关怀服务,“平价餐饮”功能落地160城
- 多只,创新高!
- 泓德基金姚学康:立足宏观研究,打造稳健收益
- 科技赋能养老服务升级,全国现存养老相关企业超37.2万家
- 再生资源新规出台,我国现存资源回收相关企业超118.2万家
- 黄子韬跨界卫生巾产品陷风波,全国现存卫生巾相关企业超8600
- 德马科技与智元新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十五运会田径测试赛收官,“亚洲女飞人”梁小静点赞全新奥体中心
- 投顾观市:陆家嘴金融论坛明日召开,明天A股能雄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