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雷威马汽车冲击波?东杰智能因信批有误收监管函,近2年亏损5亿元
因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4月17日,东杰智能收到深交所监管函。
监管函指出,经查明,公司对部分客户应收款项减值损失计提不充分,导致相关年度报告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公司的上述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公司时任董事长娄刚、时任总经理蔺万焕、董事会秘书张新海、财务总监张路作为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责任人,未能恪尽职守、履行诚信勤勉义务,违反了相关规定。
深交所要求,公司及相关人员应充分重视上述问题,吸取教训,及时整改,杜绝上述问题的再次发生。
4月17日晚,东杰智能披露2024年财报,并在财报中指出,2024年中国证监会山西监管局对公司进行了现场检查,检查过程中发现公司子公司东杰海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杰海登”)2022年针对威马汽车集团系列客户应收款项的减值计提不充分。
针对上述检查结果,东杰智能表示,公司已对相关年度的财务报告数据进行了严格自查及整改工作,并对2022年和2023年财报中的会计差错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更正调整。
调整后,东杰智能2022年归母净利润由原先的4551.00万元,减少至3971.64万元;减少的部分增加在次年的财报之中,东杰智能2023年归母净亏损由原先的2.48亿元,收窄为亏损2.43亿元。
东杰智能强调,此次调整不会导致公司已披露年报出现盈亏性质的改变,也不会导致已披露年报的期末净资产发生净资产为负的情形。
其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东杰智能实现营业收入8.07亿元,同比下降7.41%;录得净亏损2.57亿元,亏损额相较去年同期的2.43亿元进一步扩大。
对于亏损原因,东杰智能解释称,主要是受部分下游客户需求不振,行业竞争加剧以及部分项目成本超支影响,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减少和毛利率下降导致经营业绩亏损。
此外,东杰海登的持续商誉减值也对东杰智能利润表现造成了影响。2018年,东杰智能完成对东杰海登100%股权的收购,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为3.81亿元,扣除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9234.62万元后形成商誉2.89亿元。而威马汽车集团正是东杰海登的主要客户。
2023年,威马汽车集团破产重整以后,东杰智能开始对东杰海登计提巨额商誉减值。2023年,这一数字为6686.97万元,2024年数字略有下降,但仍旧高达6067.07万元。截至2024年末,东杰智能商誉仍余1.61亿元,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商誉需在每年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如若东杰海登后续经营状况恶化,未来仍有可能影响东杰智能利润表现。
为扭亏为盈,东杰智能开始加注海外市场。2月28日,东杰智能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拟通过子公司东杰海登在美国设立境外孙公司OMHLLC,在德国设立境外孙公司OMH(Germany)GMBH,以此提升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和服务能力,完善公司整体业务布局和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
此外,1月22日,东杰智能海完成了董事会换届选举,控股股东淄博匠图恒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邢成亮成为东杰智能新任董事长,实控人对公司的管控力度进一步加强。
或许正是得益于此,2025年一季度,东杰智能成功实现扭亏为盈。财报数据显示,一季度,东杰智能实现营业收入2.595亿元,同比增长22.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3.55万元,同比扭亏为盈。但这一态势未来能否持续,仍需市场继续观察。
4月17日,东杰智能收报6.03元/股,下跌1.31%,总市值24.58亿元。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 踩雷威马汽车冲击波?东杰智能因信批有误收监管函,近2年亏损5
- 香港机管局:3月香港机场客运量同比增10.4%
- 消博会聚焦:绿色消费成亮点,我国现存绿色经济相关企业超224
- 《流浪地球3》官宣开机引发网友热议 我国现存超85万家影视企
- 美元跌至六个月低点现“黄金坑“?纽约梅隆银行喊话投资者入场抄
- 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火爆,全国现存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超86.3
- 不法分子利用AI造谣博流量,我国现存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超4
- 屈臣氏今年持续开店,探索社区店深耕“15分钟健康生活圈”
- 紫燕百味鸡明星产品斩获订单 国内海外市场拓展有序推进
- 3月36家中国手游厂商共吸金20亿美元 我国现存超55万家游
- 两部门印发方案开启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 我国现存火电企业超
- 新能源汽车变身城市“充电宝” 我国现存超74.2万家充电桩
- 一季度国内风电中标量实现翻倍 我国现存超10.4万家风电厂商
- 华锦股份年报摘要: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7.95亿元
- 亚特兰大Waymo自动驾驶服务将于夏季上线优步UBER.US
- 错过将无法参加高考!18日前等级考选报并缴纳统一高考考试费
- 天眼新知 — 竞合之间:中美经贸变局下的中国外贸产业图谱
- 机构看好港股创新药成长空间,港股创新药ETF上演V型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