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敏剖析:增程技术在A级车领域的应用困境与突破
由许敏剖析:A级车范畴内增程技术应用的困境呈现与突破路径

在 2025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对增程式电动汽车技术展开了深入分析。
许敏院长对比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趋势后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以纯电动、插混和增程为主,与日本、欧洲、美国的市场结构有所不同。在国内,增程式电动汽车近年来发展迅猛,吸引众多新势力和传统主机厂布局。然而,当下增程式技术主要集中应用于大中型豪华车,在 10 万 - 15 万的 A 级车市场鲜少涉及。这主要源于 A 级市场对成本十分敏感,而现有的增程式车型大多采用大电池加大发动机的配置,成本居高不下,难以满足该市场对性价比的要求。
在国际上,像雪佛兰 Volt、宝马 i3、日产 e - POWER 等车型,多采用小电池、小发动机的配置,且销量不错。许敏院长认为,中国增程式汽车在动力系统配置上存在成本优化的空间。例如特斯拉,若采用 40 度电搭配 10kW 增程器,成本可降低 11000 元;若使用 18kW 增程器并将电池降至 20kWh,成本能降低近 2 万元。理想汽车现有的方案同样有优化的可能,调整发动机和电池配置后,成本可降低 1500 元。而且在实际使用中,增程器并非时刻都需要大功率运行,多数工况下,较小功率的增程器搭配适宜容量的电池就能满足需求,这意味着当前增程式汽车在成本控制方面潜力巨大。
在技术创新方面,许敏院长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研发的水平对置两缸增程专用发动机。该发动机的研发始于 2007 年,最初尝试的两冲程水平对置样机由于油耗和排放问题未能成功。2018 年,四冲程两缸发动机取得突破,现已准备量产。这款发动机优势显著:其一,成本大幅降低,相较于常用的直列四缸直喷增压发动机,成本降至其三分之一。通过采用新的智能制造工艺,摒弃传统铸造和机加工,实现全自动化装配;不运用缸内直喷、涡轮增压等先进技术;以塑料机身替代金属机身等方式达成。其二,油电转化效率高,热效率达 40%。其三,实现无感增程,通过水平对置活塞布置、无缸心距双活塞布局以及发动机与电机联调等技术,有效抵消振动和噪音,塑料机身也减少了燃烧噪音的辐射。在燃烧技术上,该发动机采用加温代替加压的创新方式,使燃油在喷孔内产生气泡,实现 50% 以上气化,减少喷油,达到与缸内直喷相同的效果,且无碳烟排放。在控制方面,利用 AI 技术让发动机在几种常见工况间自动学习切换,无需复杂的控制策略和大量标定试验,降低了成本和开发时间。
许敏院长强调,在竞争激烈的当下,成本是关键因素。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成果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格外注重成本控制,为增程式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极具价值的创新路径,有望推动行业在成本优化和技术提升方面实现新突破。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 许敏剖析:增程技术在A级车领域的应用困境与突破
- 长安启源Q07预售开启:13.98万起,20万内SUV新标杆
- 长城重卡Hi4-G:用户共创混动新标杆震撼登场
- 阿维塔11晖金版泰国亮相,花瓣地图赋能智慧出行
- 李想:理想星环OS五大优势,开启智能车操作系统新篇
- 郑州日产Z9预售来袭:11.99万起,皮卡新势力登场
- 高焕:宁德时代破局动力电池困局,开拓全新价值版图
- 余凯展望:3年脱手开、5年闭眼开,智驾新征程
- TTTechAutoPM-350:革新软件定义汽车的数据记录
- PPG连续三年荣膺盖洛普杰出工作场所奖
- 阿维塔11晖金色亮相泰国车展,花瓣地图赋能出行
- 何小鹏揭秘:小鹏汽车未来十年的天地一体发展蓝图
- 凯翼昆仑2025款:10万级SUV,解锁家庭出行理想密码
- 红旗国悦REEV混动版:国车新姿,以礼赋能科技出行
- 吉利11合1智能电驱:破局同质化,领航新能源技术
- 40 万级大型SUV激战:问界M8两周揽7万小订成焦点
- 影豹限时特惠9.3万起:城市通勤与家用的全能之选
- 传祺SUV春日特惠:一口价开启多样出行新体验